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长生乐·玉露金风月正圆

晏殊 晏殊〔宋代〕

玉露金风月正圆。台榭早凉天。画堂嘉会,组绣列芳筵。洞府星辰龟鹤,来添福寿。欢声喜色,同入金炉浓烟。
清歌妙舞,急管繁弦。榴花满酌觥船。人尽祝、富贵又长年。莫教红日西晚,留著醉神仙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晶莹的玉露、凉爽的秋风,恰逢月儿正圆。亭台楼阁间早早透出凉意,预示着天气转凉。华丽的画堂之中正举办着盛大的聚会,身着华服绣衣的人们列坐于芬芳的宴席之上。仿佛洞府中的星辰、龟鹤都降临人间,为这场聚会增添福寿之气。人们的欢声笑语、喜庆之色,一同融入金炉中升腾的袅袅浓烟里。
现场有清越的歌声、美妙的舞蹈,节奏急促的管乐与繁复的弦乐交织。大家用石榴花装饰的酒杯斟满美酒,开怀畅饮。在场的人们都纷纷举杯祝愿,既祈愿富贵又期盼长寿。不要让红日西沉,就让我们沉醉在这欢乐的氛围中,如同神仙一般自在逍遥。

注释
组绣:华美的刺绣丝织品。
急管繁弦:形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简析

  此词开篇以优美的自然之景入笔,勾勒出秋夜清凉、月圆的美好氛围,为宴会营造出宜人的背景;接着点明地点与事件,描绘出宴会的奢华与热闹;然后运用奇幻想象,增添了宴会的神秘与祥瑞色彩,寄托了人们对福寿的向往,将人们的欢乐情绪具象化,与金炉浓烟相融,生动展现出欢聚的热烈;接着进一步渲染宴会的欢快,通过歌舞、音乐与美酒,展现出众人尽兴的场景;最后直白表达出人们的美好祝愿与沉醉当下的心境,富有感染力。

晏殊

晏殊

晏殊【yàn shū】(991-1055)字同叔,著名词人、诗人、散文家,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(今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,位于香楠峰下,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),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。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(1038-1110),在当时北宋词坛上,被称为“大晏”和“小晏”。 385篇诗文  302条名句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石钟山记

苏轼 苏轼〔宋代〕

  《水经》云:“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。”郦元以为下临深潭,微风鼓浪,水石相搏,声如洪钟。是说也,人常疑之。今以钟磬置水中,虽大风浪不能鸣也,而况石乎!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,得双石于潭上,扣而聆之,南声函胡,北音清越,桴止响腾,余韵徐歇。自以为得之矣。然是说也,余尤疑之。石之铿然有声者,所在皆是也,而此独以钟名,何哉?

 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,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,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,送之至湖口,因得观所谓石钟者。寺僧使小童持斧,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,硿硿焉。余固笑而不信也。至暮夜月明,独与迈乘小舟,至绝壁下。大石侧立千尺,如猛兽奇鬼,森然欲搏人;而山上栖鹘,闻人声亦惊起,磔磔云霄间;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,或曰此鹳鹤也。余方心动欲还,而大声发于水上,噌吰如钟鼓不绝。舟人大恐。徐而察之,则山下皆石穴罅,不知其浅深,微波入焉,涵澹澎湃而为此也。舟回至两山间,将入港口,有大石当中流,可坐百人,空中而多窍,与风水相吞吐,有窾坎镗鞳之声,与向之噌吰者相应,如乐作焉。因笑谓迈曰:“汝识之乎?噌吰者,周景王之无射也;窾坎镗鞳者,魏庄子之歌钟也。古之人不余欺也!”(千尺 一作:千仞)

  事不目见耳闻,而臆断其有无,可乎?郦元之所见闻,殆与余同,而言之不详;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,故莫能知;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。此世所以不传也。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,自以为得其实。余是以记之,盖叹郦元之简,而笑李渤之陋也。
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千秋岁·咏夏景

谢逸 谢逸〔宋代〕

楝花飘砌。蔌蔌清香细。梅雨过,萍风起。情随湘水远,梦绕吴峰翠。琴书倦,鹧鸪唤起南窗睡。
密意无人寄。幽恨凭谁洗。修竹畔,疏帘里。歌余尘拂扇,舞罢风掀袂。人散后,一钩淡月天如水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西江月·重九

苏轼 苏轼〔宋代〕

点点楼头细雨,重重江外平湖。当年戏马会东徐,今日凄凉南浦。
莫恨黄花未吐,且教红粉相扶。酒阑不必看茱萸,俯仰人间今古。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