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宿千岁庵听泉

刘克庄 刘克庄〔宋代〕

因爱庵前一脉泉,襥衾来此借房眠。
骤闻将谓溪当户,久听翻疑屋是船。
变作怒声犹壮伟,滴成细点更清圆。
君看昔日兰亭帖,亦把湍流替管弦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因为喜欢千岁庵前的那一汪清泉,诗人特意背着包裹来这里借宿。
一开始突然听到叮叮咚咚的泉声,还以为房门外正对着溪流;渐渐地,听久了,又产生了一种整座房屋变成小舟,漂浮在水上的错觉。
时而像汹涌的波涛,激烈澎湃;时而又如涓涓细流,圆润清脆。
你看以前当年王羲之等人相聚于兰亭,也曾以清流激湍来代替丝竹管弦。

注释
襆:包袱,亦指包扎。
衾:被子。
清圆:形容泉声清越、圆润。
兰亭帖:即《兰亭集序》行书法帖。
替:代替。
管弦:管乐器和弦乐器。这里泛指音乐。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赏析

  刘克庄的创作中有一部分表现日常生活情趣,往往写得清新活泼,秀美怡人。本诗描写夜宿庵舍听泉的感受,诗人紧扣听觉来写,用夸饰的方式将泉声刻画得奇妙入微。“骤闻”、“久听”的不同感觉,幻化出出人意料的联想形象,而借助不同的听觉感受,又能摹画出“怒涛犹壮伟”、“细点更清圆”的泉流视象。尾联借古证今,又进一步强化了泉声的奇美异常。这首诗紧紧围绕“听”字写泉。二三两联,诗人运用了一系列形象描绘泉声。泉声,不再是单纯的声响了,它富于变化,能让人产生各种错觉。猛然一听,还以为泉流是从门前经过,听得久了,又会让人以为藏身屋里,像乘船海上,四周是震耳欲聋的涛声。泉声时而是壮伟的怒声,时而又是清圆的妙音。无怪乎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简析

  这首诗是作者夜宿千岁庵,在寂静的夜晚听泉声有感而作。首联直接点题,写诗人因为喜欢千岁庵前面的那一脉清泉,而到千岁庵借房暂住;颔联形象地写出了初听泉声与久听泉声的不同感受,是诗歌的“承”;颈联写泉声之变化;尾联运用王羲之兰亭集序的典故,赞美千岁庵泉声美妙动听,表达出对泉声的喜爱和赞美。

刘克庄

刘克庄

刘克庄(1187~1269) 南宋诗人、词人、诗论家。字潜夫,号后村。福建莆田人。宋末文坛领袖,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,词风豪迈慷慨。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,官位最高,成就也最大。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,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。 5204篇诗文  234条名句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采桑子·清明上巳西湖好

欧阳修 欧阳修〔宋代〕

清明上巳西湖好,满目繁华。争道谁家。绿柳朱轮走钿车。
游人日暮相将去,醒醉喧哗。路转堤斜。直到城头总是花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后赤壁赋

苏轼 苏轼〔宋代〕

  是岁十月之望,步自雪堂,将归于临皋。二客从予,过黄泥之坂。霜露既降,木叶尽脱, 人影在地,仰见明月,顾而乐之,行歌相答。

  已而叹曰:“有客无酒,有酒无肴,月白风清,如此良夜何!”客曰:“今者薄暮,举网得鱼,巨口细鳞,状如松江之鲈。顾安所得酒 乎?”归而谋诸妇。妇曰:“我有斗酒,藏之久矣,以待子不时之需。”

  于是携酒与鱼,复 游于赤壁之下。江流有声,断岸千尺;山高月小,水落石出。曾日月之几何,而江山不可复 识矣。予乃摄衣而上,履巉岩,披蒙茸,踞虎豹,登虬龙,攀栖鹘之危巢,俯冯夷之幽宫。盖二客不能从焉。划然长啸,草木震动,山鸣谷应,风起水涌。予亦悄然而悲,肃然而 恐,凛乎其不可留也。反而登舟,放乎中流,听其所止而休焉。时夜将半,四顾寂寥。适有 孤鹤,横江东来。翅如车轮,玄裳缟衣,戛然长鸣,掠予舟而西也。

  须臾客去,予亦就睡。梦一道士,羽衣蹁跹,过临皋之下,揖予而言曰:“赤壁之游乐乎?”问其姓名,俯而不答。“呜呼!噫嘻!我知之矣。畴昔之夜,飞鸣而过我者,非子也 邪?”道士顾笑,予亦惊寤。开户视之,不见其处。
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暗香·旧时月色

姜夔 姜夔〔宋代〕

辛亥之冬,余载雪诣石湖。止既月,授简索句,且征新声,作此两曲,石湖把玩不已,使工妓隶习之,音节谐婉,乃名之曰《暗香》《疏影》。

旧时月色,算几番照我,梅边吹笛?唤起玉人,不管清寒与攀摘。何逊而今渐老,都忘却春风词笔。但怪得竹外疏花,香冷入瑶席。
江国,正寂寂,叹寄与路遥,夜雪初积。翠尊易泣,红萼无言耿相忆。长记曾携手处,千树压、西湖寒碧。又片片、吹尽也,几时见得?
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